「早起鸟」在打压「夜猫子」吗?
原文:Do Larks Repress Owls? - by Robin Hanson - Overcoming Bias
理查德·查佩尔认为,习惯早起的「早起鸟」对待「夜猫子」并不公平:
学校把宿舍的维修工作安排在早上 7:45,却不知为何不觉得这有多么不体谅人,就好像他们绝不会把维修安排在晚上 11 点一样。……研究生们的作息时间差异很大,这本该是常识。……或许那些早起的人认为,任何早上 8 点还在睡觉的研究生都只是在「睡懒觉」,就像他们自己周末偶尔会做的那样。……又或许,这种双重标准被早起者们的道德说教所合理化了:他们觉得,人理应早起,那些晚睡晚起的人一定只是懒惰罢了。
我对此很感兴趣,于是深挖了一番:
-
冲动型人格与「夜猫子」作息有更高程度的关联。更多
-
早起习惯在 35 岁前保持稳定,之后会逐渐增强。更多
-
习惯晚睡晚起的大学新生平均绩点(GPA)更低。更多
-
「夜猫子」型的人更可能拥有更高的智商分数。更多
-
晚起的人疲劳得更慢。……晚起的人往往更聪明、更富有。更多
-
夜班工人更可能是「夜猫子」型,而失业者则较少是中度早起型。……「夜猫子」型的人报告自己健康状况为「差」或「一般」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 2.5 倍。更多
-
「夜猫子」们的平均收入最高,也更有可能拥有私家车。没有证据表明「早起鸟」在认知表现或健康状况上优于其他作息类型的人。更多
-
早起习惯与宜人性和尽责性呈正相关。……神经质仅在女性和青少年(10-17 岁)中与「夜猫子」作息相关。在成年人(18-47 岁)中,只有尽责性与早起习惯相关。宜人性和尽责性与睡眠时长呈正相关。更多
-
早起的人倾向于从具体信息中获取知识,通过逻辑和分析得出结论。而「夜猫子」则更富想象力,对非传统观念持开放态度,偏爱未知,并在得出结论时倾向于直觉跳跃。……早起的人更可能自律并表现出「品行端正」;他们尊重权威,更为正式,并更努力地给人留下好印象。……相比之下,「夜猫子」们则「独立」、「不墨守成规」,且更不愿听从权威。更多 来源
-
早起习惯与……冲动、奢侈、无序呈负相关,与毅力呈正相关。……「夜猫子」被评为明显更不可靠。……年龄越大越倾向于早起。……「夜猫子」犯的识别错误更少,……更聪明,在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测试上表现更好。……「夜猫子」的睡眠习惯更灵活,睡得明显更少……情绪更不稳定……[并且]容易上瘾。更多
所以,结论是:「早起鸟」们年纪更大,更循规蹈矩,更可靠,因此也更有可能去制定社会规则。而这些规则似乎偏爱「早起鸟」所喜欢的工作、上学时间等,并让他们在学校获得更高的分数——尽管「夜猫子」们更聪明,且最终更富有。看来,某种「阴谋论」在这里得到了相当有力的支持。当然,这并不需要有意识的合谋——自利性偏差和信号扭曲就足以解释这一切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「夜猫子」们不更多地抱怨这种打压呢?是因为他们太不墨守成规,以至于无法组织起一场运动?还是因为他们熬夜派对太忙,没空参加抗议会议?